近日,据媒体报道,一个因中国经济水平发展而停滞140年前的逆天工程已经进入预演阶段,而这对中国基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这个工程无论是从资金、技术、建造难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此外还要兼顾诸多因素,那么这个逆天工程到底可行吗?
据了解,“藏水入疆”最早是由清朝官员左宗棠提出,其后林则徐为了解决灌溉难题发明了与长城比肩的坎儿井工程
中国自古以来对屋脊之巅水资源的利用从来都没忽略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加大淡水资源开发成为当下最有效的突途径。
“藏水入疆”工程
据2018年官方媒体报道,中国“红旗河”西部调水课题在北京举行了第二次专家研讨会.
就“红旗河”工程的重点、难点进行了详细探讨,而红旗河是由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发展而来,旨在解决新疆西部地区生产生活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源支撑。
众所周知,地球由71%的水资源覆盖,但其中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2.53%,甚至在这2.53%的淡水资源中有87%处于人类难以利用的极地冰雪、冻土层地带。
而有着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地区,每年都有用之不竭的淡水资源流向国外,如果能将这个世界水龙头利用的更加合理,那么中国整个西部地区沙漠变绿洲,不毛之地变成寸土寸金的宝地也就不无可能了。
中国这个工程迟迟没有动手主要是考虑到整个工程的可行性和周边国家的舆论影响,中国一旦拿回属于自己的水资源,那些受中国恩泽多年的印度、孟加拉等国必然会有所影响,尤其是印度估计会进一步在国际上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把。
在重新分配水资源案例中,中国并不是独有的国家,受南北气候影响,美国从1919年研究跨流域调水,不惜60余年完成了中央河谷工程,一举解决了南北淡水资源差异性问题。而中国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发挥作用,而西线工程正处于规划中。
中国藏水入疆的红旗工程之所以称为逆天工程,是由于地形和地质影响,每公里打通隧道的施工成本最少需要10亿人民币,按照工程师预估仅1000公里隧道就要花费1万亿人民币,而相比三峡工程2000亿的造价,五个三峡都比不上这个逆天工程,更何况完工后每年100-150亿吨水的引流费用也是天文数字。
综上,中国若实施这一逆天工程,对生态环境必然会有所影响,以中国的基建能力以及累积的经验,在经济和技术方面毫无压力,现在就剩值不值得和是否顾虑下游国家的问题了。
|
版权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转载文章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以及对其真实性负责。因本篇文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